深化改革,激发新活力
近年来,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,其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,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力量,随着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深入实施,山东省国企改革再次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,本文将聚焦山东国企改革的最新消息,从政策导向、改革举措、成效展示以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。
一、政策导向:明确方向,精准施策
2023年,山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,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。《山东省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,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”,这一政策导向强调了以下几点:
1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: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,增强其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的意识和能力。
2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: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,通过增资扩股、产权转让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,实现股权多元化。
3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:聚焦战略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关键领域,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、优质资产集中。
4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: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,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,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,提升企业管理水平。
二、改革举措:多措并举,破冰前行
在政策指引下,山东省国企改革具体举措不断落地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推进:山东省多家大型国企通过增资扩股、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,某省属大型能源企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,不仅优化了股权结构,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,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力。
2、“处僵治困”取得显著成效:针对长期亏损、扭亏无望的“僵尸企业”和特困企业,山东省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清理处置,通过关闭、破产、重组等方式,有效盘活存量资产,减轻了国企负担,释放了发展活力。
3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:山东省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建设创新平台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多家省属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融合,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,为国企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4、人才队伍建设:山东省重视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,通过实施“千名企业家培养工程”、“万名首席技师培养计划”等措施,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,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三、成效展示:亮点纷呈,成效显著
在各项改革举措的推动下,山东省国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:
1、经济效益稳步提升:2023年上半年,山东省省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%,利润总额增长12%,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这得益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优化。
2、资产质量明显改善:通过“处僵治困”和优化资本布局,山东省省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质量得到显著提升,截至2023年6月底,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2个百分点,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%以上。
3、创新能力显著增强: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,山东省省属国有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,某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,填补了国内空白,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。
4、社会责任有效履行:山东省国企在深化改革的同时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多家企业通过产业扶贫、公益捐赠等方式参与社会建设,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四、未来展望:持续深化,再创辉煌
展望未来,山东省国企改革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,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,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;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,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,山东省国企改革需继续深化、不断创新:
1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:继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,探索更多混合所有制实现形式,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。
2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: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,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研发团队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3、优化国资监管体系: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,提高监管效能和透明度,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
4、推进国际化战略:鼓励有条件的企业“走出去”,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,提升山东国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